欢迎注册96005656服务平台

手机号格式有误
图形验证码输入有误
验证码输入有误
密码不得少于6位数
两次密码不一致

重置您的账号密码

手机号格式有误
图形验证码输入有误
验证码输入有误
密码不得少于6位数
两次密码不一致
确定
96005656服务平台 欢迎使用山东省96005656服务平台,请登录
我要注册  
权限确认 关闭

尊敬的客户,您当前没有会员权限

马上开通会员立享:

立即开通

请您选择绑定的企业观看教学视频

绑定企业后观看视频

为了更精确地给您推送学习视频及学习消息,请您选择您绑定的企业进行观看

关闭
企业服务申请表

填写您的企业服务申请表

为了给您提供更好的服务,请您填写企业信息

企业汇算清缴业务服务申请

企业名称:
联系人: 联系电话:
所属行业: 企业规模:

提交

返回

提示弹框

此功能已经下线 需要帮助请联系在线客服或拨打96005656

我知道了
首页 > 问题详情
汇算清缴!会计这一个小小的疏漏,导致企业汇缴补税近百万!

May 18, 2021 10:22:30 AM 收藏:0

       问大家一个问题:大家在进行年度汇算清缴的时候,是否隐隐担心过因为自己的申报失误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?

 

       确实,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。今天这个案例就是因为一个会计的疏漏,最终引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缴税款的典型。

 

【案例回顾】

 

       A公司(执行企业会计准则)在2016年12月31日对B公司预计发生的一笔应收账款坏账计提了坏账准备,金额300万元,并在办理2016年度企税汇算清缴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。

 

       由于多次催收未果,在对B公司提起民事诉讼程序后,2018年初A公司对该笔应收款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2018年7月,法院下达《执行裁定书》终结本次执行,裁定A公司无法收回该笔应收账款。

 

       此时,A公司财务由于疏漏未做会计处理,并在办理2018年度企税汇缴时对该笔坏账做了申报扣除,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。

 

       2019年8月,税务部门检查发现后,认为该笔坏账损失不符合税前扣除条件,不允许税前扣除,要求企业补缴2018年度所得税75万元(300*25%)及滞纳金。

 

【案例分析】

通过这个案例,我们需要关注以下3个问题:


       1、应收账款损失税前扣除的条件是什么?
       2、税务局认为该笔坏账损失不符合扣除条件,要求补缴税款和滞纳金,是否符合法律规定?
       3、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免于补缴税款和滞纳金?

 

1、应收账款损失税前扣除的条件是什么?

 

       根据《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》(财税[2009]57号)的规定,企业除贷款类债权外的应收、预付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,减除可收回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、预付款项,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:

 

       …… 

       (三)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,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;

       ……

 

       上述案例中,该企业的应收账款逾期三年以上且经法院裁定无法收回,符合税前扣除条件。

 

       需要注意的是,企业的坏账损失符合扣除条件,并不表示一定可以税前扣除,还需要有符合扣除条件的相关凭证。

 

       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《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》的公告(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)第二十二条的规定,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坏账损失税前扣除的相关资料和凭证如下:

 

       (一)相关事项合同、协议或说明;

       (二)属于债务人破产清算的,应有人民法院的破产、清算公告;

       (三)属于诉讼案件的,应出具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裁决书或仲裁机构的仲裁书,或者被法院裁定终(中)止执行的法律文书;

       (四)属于债务人停止营业的,应有工商部门注销、吊销营业执照证明;

       (五)属于债务人死亡、失踪的,应有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对债务人个人的死亡、失踪证明;

       (六)属于债务重组的,应有债务重组协议及其债务人重组收益纳税情况说明;

       (七)属于自然灾害、战争等不可抗力而无法收回的,应有债务人受灾情况说明以及放弃债权申明。

       上述案例中,该企业的应收账款逾期三年以上,并且发生的坏账损失,属于诉讼案件的情形,有法院的判决书,即取得了税前扣除相应凭证。

 

       既然该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,符合税法规定,又有法定税前扣除凭证,为何税局认为不可以扣除,并且要求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呢?

 

2、税务局认为该笔坏账损失不符合扣除条件,要求补缴税款和滞纳金,是否符合法律规定?

 

       税务局认为这笔坏账损失不符合税前扣除条件,要求补缴税款和滞纳金,也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
 

       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四条规定:企业实际资产损失,应当在其实际发生且会计上已作损失处理的年度申报扣除。

 

       也就是说,只有会计上确认为损失,并且税法上符合扣除条件,且取得了相应的扣除凭证的情况下,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才能够税前扣除。

 

       如此看来,税局的要求倒是也合乎法律规定。

 

       那么,因为企业会计人员的一时疏忽,未能及时在账务上确认坏账损失,导致企业不能税前扣除,是否还有补救措施呢?

 

       答案是,有的!

 

3、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免于补缴税款和滞纳金?

 

       根据上文的分析,我们知道了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税前扣除的三个必备条件:

 

       (1)符合税法规定的资产损失扣除规定;
       (2)取得税法规定的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相关资料;
       (3)会计上已经确认坏账损失。

 

       该企业已经满足(1)(2)两个条件,只需要再补足条件(3),即可税前扣除。

 

       可能有些会计朋友会比较疑惑:该企业2016年底计提了坏账准备,不是已经在会计上确认了坏账损失了吗?

 

       这里要注意了,会计上计提坏账准备是遵循了会计质量信息要求的谨慎性原则,计提时并不表示实际上会发生坏账损失的。

 

       因此,实际发生确认坏账损失的会计分录应该是坏账核销的分录:

 

       借:坏账准备

       贷:应收账款

 

       通过上述案例,我们可以看到会计人员的操作不当,可能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税务风险,同时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。如何避免因自己的操作失误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呢?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学习,多思考,多提问了!

 

来源:亿企赢河北

关闭
金蝶云会计 金蝶云进销存
关闭

购买您的专家咨询服务

购买专家咨询服务

很抱歉,您每月免费咨询一次的专家咨询服务已用完(查看您的咨询

如果您想继续咨询,可以单独购买专家咨询服务。

购买单次咨询(10元)

购买专家咨询服务

欢迎使用问题反馈查询功能关闭按钮

当您的问题反馈给96005656客服并提交技术处理后,您可以在此查看处理结果。

问题反馈查询

温馨提示:由于您提交的问题涉及企业隐私,为了保障信息不被泄露,我们需要对您的信息进行验证,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。

请输入您的纳税人识别号:

您提交问题时的手机号:

请输入您的收到的验证码: